主頁 » 出版 » 香港教會系列


彭淑敏

二十世紀初香港漁業興旺,漁民大多居於水上,自成獨特的本土族群。西方基督教傳教士遠道而來傳揚福音,除在岸上建立華人教會,也向處於社會邊緣的漁民傳道,並在20世紀初成立香港漁民教會,影響漁民基督徒放棄傳統民間信仰和習俗。本書以香港漁民教會為研究對象,透過分析歷史文獻及教會檔案資料,疏理漁民教會成立及發展的重要人物,以及進行華人教牧和漁民基督徒(漁民子弟或具備漁民家庭背景)的口述歷史訪問,藉此探討漁民傳道的獨特性,並討論漁民改信基督教後遇到的文化衝擊,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研究課題。

 

學術界對於香港基督教的漁民教會,研究未尚多見,今淑敏博士,出版本書,正好填補此一空缺。

今研究香港漁民教會,探究其始末,而集中於口述歷史的「製作」,為此項研究提供新史料,尤為難得。

李金強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近代史研究中心

 

香港可稱之為漁民佈道的發祥地……最難能可貴的是,彭博士蒐集了不少教會歷史圖片,以及教會人物的相片,令本書圖文並茂,這是一般歷史專書少有做到的。

李志剛   基督教文化學會

 

作者簡介

彭淑敏,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哲學博士。現為香港樹仁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暨副系主任、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文書、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近年研究專注於中國近代基督教史、中國性別史、香港史、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著包括《逝者善終、生者善別:圖解香港華人喪葬禮俗》(2018)、《民國福建協和大學之研究:以師資和財務為例(1916–1949)》(2013);合著有《主恩永偕: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百年史》(2018)、《南丫島口述歷史出版計劃:南丫島人說南丫島故事》(2017)、《香港教會人物傳》(2014)、《香港文化導論》(2014)及《香港記憶》(2013)等。

訂購表格

 


陳睿文

聖士提反堂是香港聖公會最早的華人聖公會堂。從一八六五年建堂至今,其所傳之福音如同維多利亞港的江水一般浩浩蕩蕩長流不息,流淌在香港聖公會的所有綿長歷史中,也流淌於香港的每一寸土地及世界的角角落落。作為維多利亞教區及英國海外傳道會歷史的一部分,她是在怎樣的環境下被建立的?其最早的聖品及會眾是誰?在十九世紀的香港,其傳教策略與接受程度是如何的?在之後的歷史發展中,先後作為港粵教區、港澳教區、香港聖公會教省香港島教區語境下的聖士提反堂,又經歷了怎樣浮沉與蒙恩的歲月?這些都將在本書中為您緩緩講述。

作者簡介

陳睿文,香港聖公會檔案館歷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任教於澳洲查理斯特大學—聖公會明華神學院,博士生導師。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哲學博士。獨著包括A Short Biography of John Shaw Burdon: Bishop of Hong Kong(2018)、Fragrant Flowers Bloom: T. C. Chao, Bliss Wiant and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Hymn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2015)等;合著包括Thy Kingdom Come: 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Anglicanism in Hong Kong, Macau, and Mainland China(2019)、《萬代要稱妳有福: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史(1912–2012)》(2014)等;主編有《愛是永不止息:歐陽文老師紀念文集》(2019)、《聖公會敘事:基督教婦女與華人社會》(2018,合編)等。


鍾卓芝、邢福增

這是發生於荃灣德士古道荊冕堂的故事。荊冕堂是香港聖公會於荃灣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牧區,其發展見證了荃灣從鄉郊蛻變為衛星城市的變遷。隨着時代演進,新型屋苑及大型商場紛紛落成,與舊式樓宇及工廈並存,呈現出經歷新舊交替的社區面貌。昔日在工業新區服事基層市民的荊冕堂牧區與時俱進,歷經變革,現已建立為結合堂校及社會服務、關顧全人、提供多元化服務的牧區。十多年前建立的聖堂,不僅是建築物的重建,更是使命的更新。在這一切「新」的人與事背後,如何建立教會——基督的身體——這個既古老又真實的使命,仍然是荊冕堂需要不斷迎向的挑戰。

作者簡介

鍾卓芝,生於香港,年青基督徒;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哲學碩士(歷史及人類學),嶺南大學歷史(榮譽)文學士,曾任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研究助理;在大專時期受歷史學啟發,以研究中國及香港基督教史為志趣。研究興趣包括近代中國政治文化史及宗教史、政教關係、宗教與現代性。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教授、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會長(2012–13, 2016–17)。

近年研究專注於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中國政教關係及香港基督教歷史。近著包括:《世界不配有的人》(2015)、《中國乎?本土兮!身分認同的十字架》(2016)、《被擄的記憶:選民+遺民》(2017)及《變局下的徘徊:從戰後到九七後香港教會社關史論》(2018)。

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2010)。


魏克利、陳睿文

從收留貧困女子的晏氏居留院,到牧養香港島東部銅鑼灣地帶的一個牧區,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在這100年中走過了怎樣的路程?本書將向您娓娓細述該堂的起源與發展,窺看她與香港華人聖公會及香港社會風雨相連的種種,以及牧者、教友、內外環境互動的圖景,從而呈現這一牧區百年跋涉蒙福的道路。

 

當我讀到傳記作者所描述的情景時,不由得對香港聖公會昔日的主教、牧者和信徒敬佩有加。他們憑着從上主而來的勇氣、遠見、承擔、犧牲和關懷,在這塊百年前被稱為「灰姑娘」的土地上,開展福傳聖工,他們就像聖馬利亞堂的守護聖者聖母馬利亞一樣,默默的、謙卑的、順服的服侍上主和這地區的居民。——鄺保羅大主教

 

感謝上主鴻恩,百年前先賢在大坑銅鑼灣建立了聖馬利亞堂。牧民宣教,以聖母「尊主為大、以上帝為樂」的精神牧養信眾,興學傳道,服務社會。回望百年全是恩典。歷代牧者信眾忠心奉獻的見證,實為我們跟隨者的榜樣。——鍾嘉樂,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主任牧師


邢福增、劉紹麟

聖三一堂不僅是聖公會在九龍半島最早建立的牧區,也是基督教在九龍城區歷史最悠久的教會。個半世紀以來,九龍城區經歷了無數變遷,昔日的傳統村落,今天已變為繁華鬧市。隨著香港社會及聖公會的變革,聖三一堂與時俱進,致力在宣教牧養、學校教育及社會福利服務方面,傳講及實踐天國的福音。聖三一堂的故事,篇篇訴說上主的僕人如何在這裡開基立業,頁頁見證九龍城區以至整個香港社會在時代巨輪下的變遷及教會的回應。


湯泳詩

自1959年起,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開始關注香港教會與工業社會的關係,遂設立工業委員會,以幫助香港教會面對香港工業社會的急速變化,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可是,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在香港教會中的身分與位置卻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與確立,在香港教會的歷史中若隱若現。本書嘗試探討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的歷史與變化,從而分析其在香港教會中「搞事份子」與「社會良心」的弔詭身分,藉此說明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是香港教會歷史的一個獨特部分,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與價值。


湯泳詩

近代中國基督教史中,華人教會自立運動為重要轉捩點。本書即以此角度集中討論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會之自立歷程。近世華人自立教會中,閩南長老會為中西合作自立模式的表表者。然而,閩南長老會的自立得力於自養、崇真會的自立則啟動於自傳。前者始於1862年,後者則在1847年,時間更早。從巴色會到崇真會的150年發展歷程中,中西合作,延續至今,最終成為伙伴,使該會終於在華落地生根。可見崇真會顯然為華人教會自立運動之重要範例。


湯泳詩

近代中國基督教史中,華人教會自立運動為重要轉捩點。本書即以此角度集中討論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會之自立歷程。近世華人自立教會中,閩南長老會為中西合作自立模式的表表者。然而,閩南長老會的自立得力於自養、崇真會的自立則啟動於自傳。前者始於1862年,後者則在1847年,時間更早。從巴色會到崇真會的150年發展歷程中,中西合作,延續至今,最終成為伙伴,使該會終於在華落地生根。可見崇真會顯然為華人教會自立運動之重要範例。


盧龍光、楊國強

本書載有兩篇文章,主要是將香港基督教的發展,安置回香港本身歷史發展的脈絡中,描繪她走過的使命實踐與身分尋索路。第一篇文章回顧了在戰後的三十多年歷史中,香港基督教如何根據自身對社會政治環境演變的反省,實踐了「宣講」與「服務」的使命。第二篇文章則分析了香港教會領袖為了回應香港主權回歸問題所建構的國家民族論述,說明其中的困難所在,並指出此論述對整個過渡期以至回歸後的新境況的含意。


龔立人、陳澤群

本書採用「深入訪問」(in-depth interview)的方法來訪問受助人以及負責管理教會慈惠之教牧及長執,從而探討和反省教會現時慈惠制度及申請慈惠者的情況,最後以基督教信仰的立場指出未來教會於慈惠工作發展的可能方向。


潘玉娟

本書不單簡述了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總幹事汪彼得牧師的工作成就,讓讀者了解到汪牧師帶領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從依賴外國差會支持到獨立自養之經過,以及他如何在六十年代還沒有人鼓吹「社關」時,已開始推動「社關」工作,並使中華基督教會從只有六間學校的教會,發展至一九九零年初有六十四所學校的一個主要的基督教辦學團體。作者同時以客觀角度點出了一位強勢領袖於權力移交過程可能出現的困難,希望成為華人教會發展的借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