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出版 » 其他


邢福增 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
請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查詢

 

吳耀宗(1893–1979),基督教「三自革新(愛國)運動」發起人,近百年中國基督教歷史中極具爭議的人物,其神學思想及生平長久以來均為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議題。本套《全集》的出版,對吳耀宗研究及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研究,裨益甚大。《全集》共四卷(七冊),按吳氏生平思想分期編輯,每卷按文章出版日期編排,另附由其兒子珍藏的未刊文稿,包括日記摘錄及文革期間的檢討等。每卷均有導論介紹及闡釋有關階段吳氏的生平及思想要旨,以便讀者認識及掌握其思想。

《全集》第四卷收錄了1950至1979年間吳耀宗的著作(出版及未刊),呈現其自中共建國後至逝世前的思想狀況。

* * *

要全面和公正地重新評估吳耀宗的生活和工作,必先收集他現存的所有著作和論文,而編者經過歷年的耕耘,已完成了這項任務。吳氏著述極豐,這套全集所收集的文獻數量之巨,確實令人驚歎。當中不少文章原載於鮮為人知的出版物,至今才呈現在學者眼前。從可用性和素質而言,本套全集值得讚賞。

裴士丹 卡爾文學院榮休教授
Daniel H. Bays, Calvin College (retired)
(1942–2019)

編者所收集的史料非常豐富,同時還有吳耀宗兒子所提供的若干未公開的史料,這都是此書吸引人的地方。相信《吳耀宗全集》的出版會受到學術界與教會界的廣泛注意,更能裨益中國教會史的學術研究。

鑒於吳耀宗的重要性以及此項史料的豐富性,我鄭重推薦此書的出版。

王成勉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這套全集對於了解吳耀宗在民國時期的角色非常重要,又能幫助研究當代中國歷史的學人理解基督教在現今中國社會的角色。本套文集的貢獻在於:讀者可以認識吳氏著作的全貌,包括他作為基督徒社會思想家,以及三自運動發起人這兩方面的事蹟。惟有同時認識吳氏這兩個「事業」,才能真正了解吳氏本人,以及掌握基督教在中共建國前後的角色。

阮漢生 培普丹大學亞洲學系
Thomas H. Reilly, Asian Studies, Pepperdine University

* * *

編者簡介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2014年8月–2020年7月)、教授、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會長(2012–13, 2016–17)。

近年研究專注於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中國政教關係及香港基督歷史。近著包括:《王明道的最後自白》(編著,2013)、《此世與他世之間:香港基督教墳場的歷史與文化》(2012)、《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2012增訂版)。

近年專心從事吳耀宗研究,除擴寫多篇學術論文外,亦編著《黑暗與光明》(吳耀宗原著,2012)、《社會福音/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吳耀宗原著,2016)及主編《大時代的宗教信仰:吳耀宗與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2011),現正撰寫吳耀宗傳記。

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2010)。

 


邢福增 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
請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查詢

 

吳耀宗(1893–1979),基督教「三自革新(愛國)運動」發起人,近百年中國基督教歷史中極具爭議的人物,其神學思想及生平長久以來均為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議題。本套《全集》的出版,對吳耀宗研究及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研究,裨益甚大。《全集》共四卷(七冊),按吳氏生平思想分期編輯,每卷按文章出版日期編排,另附由其兒子珍藏的未刊文稿,包括日記摘錄及文革期間的檢討等。每卷均有導論介紹及闡釋有關階段吳氏的生平及思想要旨,以便讀者認識及掌握其思想。

《全集》第三卷收錄了1942至1949年間吳氏已刊著作及未刊文稿、日記摘錄等,呈現其抗戰後期及國共內戰時期的思想。

* * *

要全面和公正地重新評估吳耀宗的生活和工作,必先收集他現存的所有著作和論文,而編者經過歷年的耕耘,已完成了這項任務。吳氏著述極豐,這套全集所收集的文獻數量之巨,確實令人驚歎。當中不少文章原載於鮮為人知的出版物,至今才呈現在學者眼前。從可用性和素質而言,本套全集值得讚賞。

裴士丹 卡爾文學院榮休教授
Daniel H. Bays, Calvin College (retired)

編者所收集的史料非常豐富,同時還有吳耀宗兒子所提供的若干未公開的史料,這都是此書吸引人的地方。相信《吳耀宗全集》的出版會受到學術界與教會界的廣泛注意,更能裨益中國教會史的學術研究。

鑒於吳耀宗的重要性以及此項史料的豐富性,我鄭重推薦此書的出版。

王成勉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這套全集對於了解吳耀宗在民國時期的角色非常重要,又能幫助研究當代中國歷史的學人理解基督教在現今中國社會的角色。本套文集的貢獻在於:讀者可以認識吳氏著作的全貌,包括他作為基督徒社會思想家,以及三自運動發起人這兩方面的事蹟。惟有同時認識吳氏這兩個「事業」,才能真正了解吳氏本人,以及掌握基督教在中共建國前後的角色。

阮漢生 培普丹大學亞洲學系
Thomas H. Reilly, Asian Studies, Pepperdine University
 
* * *

編者簡介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教授、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會長(2012–13, 2016–17)。

近年研究專注於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中國政教關係及香港基督歷史。近著包括:《王明道的最後自白》(編著,2013)、《此世與他世之間:香港基督教墳場的歷史與文化》(2012)、《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2012增訂版)。

近年專心從事吳耀宗研究,除擴寫多篇學術論文外,亦編著《黑暗與光明》(吳耀宗原著,2012)、《社會福音/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吳耀宗原著,2016)及主編《大時代的宗教信仰:吳耀宗與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2011),現正撰寫吳耀宗傳記。

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2010)。

 


邢福增 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
請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查詢
 

吳耀宗(1893–1979),基督教「三自革新(愛國)運動」發起人,近百年中國基督教歷史中極具爭議的人物,其神學思想及生平長久以來均為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議題。本套《全集》的出版,對吳耀宗研究及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研究,裨益甚大。《全集》共四卷(七冊),按吳氏生平思想分期編輯,每卷按文章出版日期編排,另附由其兒子珍藏的未刊文稿,包括日記摘錄及文革期間的檢討等。每卷均有導論介紹及闡釋有關階段吳氏的生平及思想要旨,以便讀者認識及掌握其思想。

《全集》第二卷收錄了1932至1941年間吳氏已刊著作及未刊文稿、日記摘錄等,呈現其九一八至太平洋戰爭前夕的思想。

* * *

要全面和公正地重新評估吳耀宗的生活和工作,必先收集他現存的所有著作和論文,而編者經過歷年的耕耘,已完成了這項任務。吳氏著述極豐,這套全集所收集的文獻數量之巨,確實令人驚歎。當中不少文章原載於鮮為人知的出版物,至今才呈現在學者眼前。從可用性和素質而言,本套全集值得讚賞。

裴士丹 卡爾文學院榮休教授
Daniel H. Bays, Calvin College (retired)

編者所收集的史料非常豐富,同時還有吳耀宗兒子所提供的若干未公開的史料,這都是此書吸引人的地方。相信《吳耀宗全集》的出版會受到學術界與教會界的廣泛注意,更能裨益中國教會史的學術研究。

鑒於吳耀宗的重要性以及此項史料的豐富性,我鄭重推薦此書的出版。

王成勉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這套全集對於了解吳耀宗在民國時期的角色非常重要,又能幫助研究當代中國歷史的學人理解基督教在現今中國社會的角色。本套文集的貢獻在於:讀者可以認識吳氏著作的全貌,包括他作為基督徒社會思想家,以及三自運動發起人這兩方面的事蹟。惟有同時認識吳氏這兩個「事業」,才能真正了解吳氏本人,以及掌握基督教在中共建國前後的角色。

阮漢生 培普丹大學亞洲學系
Thomas H. Reilly, Asian Studies, Pepperdine University
 
* * *

編者簡介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教授、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會長(2012–13, 2016–17)。

近年研究專注於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中國政教關係及香港基督歷史。近著包括:《王明道的最後自白》(編著,2013)、《此世與他世之間:香港基督教墳場的歷史與文化》(2012)、《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2012增訂版)。

近年專心從事吳耀宗研究,除擴寫多篇學術論文外,亦編著《黑暗與光明》(吳耀宗原著,2012)、《社會福音/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吳耀宗原著,2016)及主編《大時代的宗教信仰:吳耀宗與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2011),現正撰寫吳耀宗傳記。

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2010)。

 


邢福增 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
請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查詢
 

吳耀宗(1893–1979),基督教「三自革新(愛國)運動」發起人,近百年中國基督教歷史中極具爭議的人物,其神學思想及生平長久以來均為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議題。本套《全集》的出版,對吳耀宗研究及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研究,裨益甚大。《全集》共四卷(七冊),按吳氏生平思想分期編輯,每卷按文章出版日期編排,另附由其兒子珍藏的未刊文稿,包括日記摘錄及文革期間的檢討等。每卷均有導論介紹及闡釋有關階段吳氏的生平及思想要旨,以便讀者認識及掌握其思想。

《全集》第一卷收錄了1909至1931年間吳氏已刊著作及未刊文稿、日記摘錄等,呈現其早年至「九.一八」前後的思想。

* * *

要全面和公正地重新評估吳耀宗的生活和工作,必先收集他現存的所有著作和論文,而編者經過歷年的耕耘,已完成了這項任務。吳氏著述極豐,這套全集所收集的文獻數量之巨,確實令人驚歎。當中不少文章原載於鮮為人知的出版物,至今才呈現在學者眼前。從可用性和素質而言,本套全集值得讚賞。

裴士丹 卡爾文學院榮休教授
Daniel H. Bays, Calvin College (retired)

編者所收集的史料非常豐富,同時還有吳耀宗兒子所提供的若干未公開的史料,這都是此書吸引人的地方。相信《吳耀宗全集》的出版會受到學術界與教會界的廣泛注意,更能裨益中國教會史的學術研究。

鑒於吳耀宗的重要性以及此項史料的豐富性,我鄭重推薦此書的出版。

王成勉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這套全集對於了解吳耀宗在民國時期的角色非常重要,又能幫助研究當代中國歷史的學人理解基督教在現今中國社會的角色。本套文集的貢獻在於:讀者可以認識吳氏著作的全貌,包括他作為基督徒社會思想家,以及三自運動發起人這兩方面的事蹟。惟有同時認識吳氏這兩個「事業」,才能真正了解吳氏本人,以及掌握基督教在中共建國前後的角色。

阮漢生 培普丹大學亞洲學系
Thomas H. Reilly, Asian Studies, Pepperdine University
 
* * *

編者簡介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會長(2012–13, 2016–17)。

近年研究專注於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中國政教關係及香港基督歷史。近著包括:《王明道的最後自白》(編著,2013)、《此世與他世之間:香港基督教墳場的歷史與文化》(2012)、《基督教在中國的失敗?中國共產運動與基督教史論》(2012增訂版)。

近年專心從事吳耀宗研究,除擴寫多篇學術論文外,亦編著《黑暗與光明》(吳耀宗原著,2012)及主編《大時代的宗教信仰:吳耀宗與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2011),現正撰寫吳耀宗傳記。

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2010)。

 


Daniel L. OVERMYER, Chi-tim LAI ed.

Hope represents a universal quest of the human race. It is a concern for and speculation of one's own future. The emergence of any form of religion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at human quest. This book is the fruit of an outstanding group of Asian and Western scholars' studies on the notion of “hope” in Chinese religions, namely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s well as in Christianity. It aims at setting a platform for the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eligions, and widening the reader's horizon to understand the human quest of hope from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Eric J. SHARPE

This is a book about a man and his dream. The man was Karl Ludvig Reichelt, who was born in Norway on September 1, 1877 and died in Hong Kong on March 13, 1952. His dream was to bring the Christian message to the Buddhist monks of China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would see in it not the destruction, but the fulfillment of all that they valued most highly: to interpret Christianity to Buddhists (and in some measure also Buddhism to Christians) in the setting of a retreat and study centre designed and built for the purpose.

« 1 »